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回乡做食神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七章,顺心的事儿

第三十七章,顺心的事儿

    滨城师大那里,关于毕业聚会的事情也有了最后决定,张涛并没有从林扬那里获得降价承诺。

    也有人提议是不是换个地方,却同样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哪儿合适?一切美好都在想象里,既要好,还少花钱,好事不常有。

    最后还是唐梓琪来了倔劲儿,直接说,‘谁愿意谁就来,不想来的就拉倒,就这样了。’

    事实上,好多人和许多事就得这办,否则就是没完没了的扯皮。

    报名的学生有三十二个,加上邀请的老师,总共是四十个人,几位老师知道了细节后,同意了学生们的要求,也住一晚,也就是说四十个人都住下,十四个女的,二十六个男士。

    林扬接到电话后,当初的热情也没多少了,他坚持让对方来交订金。

    人与人也许该有信任,不过林扬觉得这些学生实在不怎么靠谱儿,万一自己准备了那么多东西,结果人家又变了主意,那算谁的?

    听张涛说林扬要订金,有几个暴脾气的气愤不已,纷纷声讨林扬的不道德,只有唐梓琪还算讲理,“订金?很正常的啊!”

    且不提这帮还没走出象牙塔的菜鸟儿如何,林扬这边儿开始跟自己老姐商量起照的事儿。

    换昨天以前,老姐定要啐林扬满脸霞飞,可如今她知道了,自己弟弟一顿饭就是一万,她也吃过林扬做的肘子,信心是有的。

    不过她还是否决了林扬要起个公司执照的想法,“你以为公司执照想起就能起?赶紧回去照照镜子,你回头儿把身份证给我,先办个体户的照吧。”

    林扬其实没什么感觉,两种都一样,他只是没想到个体户那一层,自己这种情况可不就是一个体户。

    他问个体户怎么交税,又让亲姐给教育了,“你见过几个个体户交税的?”

    老姐是懂行的,个体户极少有交税的,为啥?因为国家有政策,月营业额在三万以下的免税,只交些工商固定费用,没几毛钱。

    林扬不放心的问,“我怕是要超三万的。”

    老姐呛声说,“那等你超了再说,我说你怎么死脑筋呢。”

    心里不大认同,不过他也是有眼色的,跟老姐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

    林杨收到了订金,500块,多少在其次,有个约束,图省事儿,免的恶心,坏了心情!

    张涛转完帐后打电话商定时间,周六上午到,周日吃过早饭回。

    嘿,真是遂心!

    曾教授老两口周五离开,周六学生们到,两不耽误,虽说累了点,架不住自己愿意。

    其他细节除了还要林杨落实一下才可以决定,收了人家钱,就不能瞎兑付了,得正经做准备了。

    ……

    前苏村里被一则消息炸了锅!有游客要来了,还是好几十个!

    消息哪里来的?

    肯定是林杨,思前想后,他觉得眼下还不是膨胀的时候,自己不能无聊到给自己弄个仇人逗着玩。

    他只要撇开庆本自己单干,后果就不用考虑了,以后指定要面对那家伙,自己老爹恐怕也不会支持自己那么做。

    还是那句话,不能吃独食,尤其是胳膊腿不够粗,胃口没那么大的时候。

    仰望苍穹,林杨看星辰大海,心胸是该宽广的,那点小利不该争。

    要让村里老少爷们最后信自己,实打实的好处最管用。

    吃饭的地方改在村里那个接待酒店,四十人,林杨家里的地方小了。

    林杨跟庆本商量过了,主厨是他做,村里合作社出帮手,原材料也是林杨说了算,住宿和早餐归庆本安排。

    钱怎么分呢?合作社拿180,林杨220,但材料钱由林杨出,很公道。

    恐怕林庆本也是没办法,好不容易有缓解压力的好事,他不敢过分,惹了林杨,他更难受。

    林庆本经过此事,对林杨也刮目相看了,比他认为很不一样。

    ~~~~~~

    小黑狗经过屡次教育,没有悔改的意思,奶喝完,照样追着林杨要吃要喝的。

    气得林杨不顾斯文指着小狗大骂,“你看你庸俗的样子!”

    正好赶上黄阿姨一脚踏进来,老太太被逗乐了,“它懂个什么。”

    “逗着玩呢。曾大爷呢,还拾掇那藤椅呐?”

    黄阿姨哭笑不得,“可不是呢,吃完早点就忙活开了,这不,让我过来跟你商量吃点省事的。”

    “啊,这样呀!”,林杨现在想想也没啥,都这岁数了还说啥不务正业?曾老头的正业就是寻开心,想干啥就干啥。

    林杨咬了牙哨声问,“我听胖子说大爷身子骨有些不对付?”

    “也没啥大病,就是岁数大了,身体机能不行了,整天往医院跑,赶上那谁说换个环境好地方住几天,也许会好些,还别说,小林你们这里真好,我都觉得浑身自在呢,那几个老姐妹还不信,等回去让她们看。”

    好吧,人老了话多,更都有一颗显摆的心。

    瞧老太太模样不似作伪,许是死胖子消息不准。

    想到这些,林杨说,“那是肯定的,这里吃的喝的,还有呼吸的,都干净,人也好,没那么多烦心事,调养身体最合适。”

    黄阿姨频频点头,林杨的话她听着心里那么舒服。

    回到刚才的事儿,什么吃着省事?

    还真不好说,林杨试探着问,“要不蒸点包子,再熬点鱼汤?”

    “鱼汤?”,黄阿姨对着玩意儿不太认可,包子配绿豆汤才该是绝配啊,再来几瓣蒜就更顺口了。。

    林杨最近不光是身体素质好了,脑瓜似乎也跟开窍一样,“刚才您也说了,曾教授身子骨弱,得补,鱼汤是温补,顶合适了。”

    “就这么办!还是小林你贴心”

    什么馅儿呢?

    林杨的意思是他先到村里看看,什么合适就做啥。

    “这个主意好,左右我也没事,也跟你去看看?”

    林杨忙点头答应。

    可惜不是集,摊位有限,林杨担心没啥东西。

    两人一路倒是说说笑笑,不时遇上认识的人打招呼,比以往热情了几分,估计跟身边黄阿姨有关。

    街上人不多,这个点了该买的怕早就买完了,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认真的讲价。

    为了一毛钱跟你讲起来没完,那种不罢休笔者亲眼得见,还饶有兴趣的点上一支站旁边尽情的看,说实话,过瘾!

    黄阿姨也就顺耳听了听也不禁有些发愣,大概她是混知识分子圈的,对真正老百姓的市井并不常见。

    林杨正和几个已经算关系户的菜贩说话,猛地看到在不远处停了一辆蓝色农用车,“干什么的?眼生。”

    东清笑着回答,“是祁口那边的,倒海货的。”

    P:精神还是不济,写出来自己也不满意,心绪难平,容我慢慢调整,总要烧过五七再说了,大伙儿将就着看吧,如今火匠也就写点东西聊以打发时间,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