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乱世栋梁在线阅读 - 第九十九 居心叵测

第九十九 居心叵测

    清晨,太极殿东堂外,群臣聚集,大臣们虽然也在交头接耳,但和往日不同,一个个情绪激动,言语间,措辞颇为激烈。

    “彭城公居心叵测,此事绝不能行!”

    “天子如何能离京,这是要出大事的!”

    脚步声起,面无表情的江夏王萧大款缓缓走来,群臣见状停止交谈,默默站好。

    萧大款进入东堂,列曹尚书随后走进去,堂外,大臣们又议论起来。

    八座尚书,不会同意大将军李笠那荒唐提议的,所以,此人阴谋不可能得逞!

    驸马都尉王?,在一旁冷眼旁观,没有参与议论。

    但心中却不平静。

    要出事了,要出大事了!

    八座尚书联手,想来能说服太后以大局为重,不采纳大将军的提议,可万一不行呢?

    后果可大可小,具体会如何,王?不知道。

    只看八座尚书能否劝住皇帝(太后)。

    所谓八座尚书,指的是尚书令(尚书省主官)、尚书仆射(尚书副令)、六曹尚书(吏部、祠部、度支、都官、左民、五兵)。

    若尚书令阙,就会将尚书仆射分为尚书左、右仆射。

    尚书左仆射为实际的尚书省主官,而尚书右仆射若设,就不会设祠部尚书。

    加上“录尚书事”,总人数还是八个,八座尚书议事做出的决定,等同于中枢共识,即便是乾纲独断的皇帝,对此也要慎重考虑。

    那么,是什么事弄得群情激奋,以至于朝臣们寄希望八座尚书议事来说服太后?

    事情还得从前几日说起。

    那日,天子忽然梦到先帝,梦到先帝说“兰陵、兰陵”。

    醒来后,天子向太后提起此事,太后思来想去,想不出此为何意。

    随后,太后在乐游苑时?有晴天霹雳炸响?让太后心惊胆战。

    太后赶紧就皇帝得先帝托梦一事,询问宰辅们的意见?宰辅们认为?或许这是先帝提醒皇帝和太后,该去曲阿洒扫帝陵了。

    大将军、彭城公李笠却认为?先帝托梦所说兰陵,不是曲阿所在的南兰陵?而是兰陵萧氏的郡望?兰陵郡。

    兰陵萧氏的郡望——兰陵郡,实际位于淮北、徐州以东,即汉时兰陵郡故地。

    所以,李笠提议?皇帝前往淮北?祭扫祖地。

    消息传出来,朝野哗然。

    很多人都认为,李笠此举居心叵测,欲行大逆不道之事。

    因兰陵故地在徐州东边,徐州为李笠经营多年之地?其徐州军为天下雄兵,骁勇善战?一旦天子经过徐州,恐怕...

    所以?李笠其心可诛,如此提议用心不良?等到皇帝抵达兰陵?对方就会图穷匕见!

    群情激奋之际?却不好直接这么说。

    毕竟李笠的说辞冠冕堂皇:除了回祖地祭拜之外,淮北新附数年,若皇帝巡视,对于收拢淮北人心是很有好处的。

    徐州军强盛,数次抵御齐国大军来犯,若皇帝到徐州东边的兰陵郡巡视,不会有被齐军偷袭的危险。

    所以,即便许多人认为李笠的提议居心叵测,反对之余却不好直接说对方要造反,只能旁敲侧击。

    对于王?而言,虽然他也觉得彭城公此举可能别有用心,但未必是想谋反,而是漫天叫价、坐地还钱。

    王?随父亲在徐州多年,对李笠的行事风格十分熟悉,对方擅长经营,擅长货殖之道,所以必然擅长讨价还价。

    彭城公作为大将军,都督宫城诸军事的同时,依旧监税,这段时间,一直动作不断。

    王?觉得彭城公一定是想做什么事,知道反对的人肯定很多,于是先发制人。

    先漫天叫价,然后坐地还钱。

    撺掇皇帝去淮北兰陵,以此吓得群臣以为他要挟持皇帝、意图谋反,极力劝阻又不好明说的情况下,不得不妥协,答应彭城公接下来要做的事。

    所以,王?才不急,就当看戏好了。

    。。。。。。

    “什么?太后还在犹豫!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皇帝和太后,被彭城公挟持了?彭城公要谋反?”

    王?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头发花白的王冲却没回答,父子俩此时在建康私第书房交谈。

    “父亲,这、这怎么行,这不可能的!皇帝怎么能去淮北巡视。”

    王冲叹了口气:“所以,江夏王态度坚决,绝不同意,其他宰辅亦是如此。”

    “既不支持陛下冒险去淮北,更不会同意陛下御驾亲征。”

    王?问:“那,太后到底怎么了?”

    消息一向灵通的王冲,没有立刻回答。

    过了一会,反问:“你认为,太后会看不出风险?”

    这个问题,明摆着太后可能有所考虑,然而王?想不通,太后不可能看不出皇帝去淮北的风险,还能有什么好犹豫的?

    皇帝过了长江,随时都有能被徐州军挟持,王?想了想,再问:“父亲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王冲却说:“彭城公并未隔绝内外,总总迹象表明,皇帝和太后,在宫里也没被挟持。”

    “如果彭城公要谋反,挟持陛下、太后离开建康,你觉得,还需要这么麻烦?”

    王?摇摇头,王冲又说:“彭城公掌握宫禁,若有心,突然挟持天子、太后出城,由石头津过江,与此同时,徐州军南下接应,谁能防得住?”

    “他会不会谋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若要谋反,不会多此一举。”

    “那父亲的意思...”

    “你或许认为,彭城公是漫天叫价、坐地还钱,别有所图。”

    “是,孩儿以为当是如此,只是不知彭城公能图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以去兰陵为名,趁机北伐,让皇帝来个御驾亲征呢?”

    王?觉得父亲的猜测太过于夸张:“这怎么可能,宰辅们不会同意的。”

    “若小打小闹,徐州军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开战,攻下齐国几座城,赚些军功,彭城公何苦为此在朝堂上如市侩般讨价还价?”

    “若大打,全取河南,光徐州军可不行,需要再次调动沔北、淮西官军,可距离上次兵败才几年?宰辅们怎么会同意,也不可能讨价还价。”

    王冲反问:“上次?上次徐州军可是偏师,这次,若彭城公主导北伐,带着天子御驾亲征,你觉得呢?要知道,上次,徐州军可没败。”

    “若说别的事,彭城公在朝中并无根基,甚至连附和、助威的帮手没有,凭什么和宰辅们讨价还价?”

    “但说到打仗,彭城公可没打过败仗,甚至还攻入过邺城,十余年来战功赫赫,若说到打仗,谁说得过他?”

    “如今秋水渐涨,又临近收获时节,北伐,再合适不过。”

    “彭城公若以给皇帝立威为名,鼓动御驾亲征,攻下河南部分州郡,或者攻下青州地区....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取青州,泰山羊氏子弟,恐怕会极力赞成,给彭城公呐喊助威。”

    王?听到这里,还是觉得奇怪:“对于太后而言,没必要让皇帝冒着被挟持的风险,去立这种威呀?”

    王冲敲了敲书案:“所以问题就在这里,面对宰辅们的劝谏,太后应当顺水推舟,否定彭城公的提议,可现在,为何会犹豫呢?”

    “对于太后而言,保证皇帝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既要防宗室,也得防外臣,那么,明知皇帝离开建康去淮北,有被挟持的危险,却还是...”

    “到底,彭城公,给了太后什么保证,或者威胁,才让太后面对宰辅们的激烈反对,竟然还在犹豫?”

    父亲一番分析,让王?越发觉得好奇:彭城公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