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换封
入夜。 龙涎香在屋中袅袅上升,李世民看着信非常高兴。 他拿着信快步出屋,来到一侧的厅中。 “朕做祖父了!” “朕有孙子了。” 厅中,一众宰辅们正在商议事情,见皇帝如此兴奋的冲进来,都惊讶抬头。 “恭喜陛下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今年不过三十六岁,居然已经做了祖父,哈哈哈。承乾这个小子,还是挺厉害的。朕当年十九岁才生的承乾,这小子倒是十七岁就当了爹!” 皇帝有了长孙,这是天家大事,同样也是朝廷大事。尤其这个长孙还是太子所出时,大家更高兴。 这边朝廷终于灭掉高句丽,那边皇家诞生长孙。 “大吉之兆啊,陛下!” 长孙无忌笑着对自己妹夫说。 “嗯,确实是大吉之兆,这是我大唐复兴的征兆。承乾已经给我那孙儿取小名阿奴,朕得为这孩子取个大名。” 李世民激动的抓着信纸走来走去。 宰辅们也没法议事了,都围着皇帝,恭喜道贺。 “天家长孙,就叫李象吧。”良久,李世民想好了长孙的名字。 李象? 大家都不太明白这个象字取的是何意。 “对,李象,朕下旨册封,就封象儿为朝鲜郡王。”李世民现在已经沉浸在这种兴奋之中了。 自当年玄武门那天凌晨,他披甲佩剑离开秦王府起,亲情离他越来越远。汉京之乱,他两军阵前手刃了自己的亲弟弟,一母同胞的弟弟。乱后,他一口气将自己的那些年幼的异母弟和侄子们,全都赐死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 天家也是孤独的,因为他们也是最无情的。 这几年,李世民跟太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越来越淡薄。 如今长孙的出世,让这位皇帝,心头也有了许多感触和改变。他与太子之间,似乎也一下子没有了那么多事情。 李唐王朝有了第四代了。 皇帝兴奋的说了一会话,又离去了。 房玄龄回到坐位,“诸位,咱们还是来谈谈这棘手的事情吧。这换封,到底该如何置换,才能不引起大家的不满。” “不管怎么换,封臣肯定不满的。”马周说道。 其实这里在座的,也同样是辽东的封臣,他们大多是有子侄兄弟买了辽东封地的,花了钱,过了八九年,终于能看到要兑现了,可现在却又要换。换到更北更东的地方去,那么偏的地方,谁愿意呢? 但皇帝一句话,必须换,于是宰辅们只能在这里一起埋头研究了。 “抱怨的话就不要说了,当初朝廷搞分封,本意也是以边疆之土地分封给功臣们,以酬谢他们之功,同时又让他们为朝廷屏藩。现在既然辽东、朝鲜都为朝廷所有,这以后就是直辖之地,把辽东分封,自然不合初衷的。”长孙无忌敲了敲桌子说道。 朝廷如今的分封和当初的世封不同,当初皇帝搞世封,长孙无忌等坚决反对,是因为皇帝把宗室和功臣分封在中原各处紧要之地,这不等于把朝廷的要害咽喉,都让别人扼住了吗? 后来皇帝把世封制改成分封在边疆州,但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还是反对,因为世封刺史,可是要管民治事的,而且还是世代相袭,这以后肯定还是要乱套。 最终改来改去,才最终有了如今的这套功臣领主分封制度。 分封的是大唐鞭长莫及,同时又汉蕃形势复杂的极边之地,比如海外的流求、北边阴山、燕山以北的塞外,还有西域山北的那些地方。 朝廷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力量去控制那么远的地方,但如果采用过去的羁糜制度,则又划不来。羁糜制订不可靠,胡夷叛服不常。 而如果分封功臣,让他们来控制这些地方,既给了贵族们发展空间,同时也让朝廷对边疆也保持着控制。 分封制度到现在也有十年了。 还没有出现过什么乱子,相反,有这些功臣领主屏藩在边,他们招募百姓垦荒屯田,筑城修路,训练民兵等,使得大唐的边境十分安全。 起码,现在还没有谁突破边疆上的领主封地,打到朝廷的直属州县来。 有领主们带头发展边疆,用心经营,朝廷甚至每年还能收回不少税收。比如李家经营的辽南、琉求等领地,每年就为朝廷带来大量的税收。 “我们也讨论了许久,也各自都说了自己的意见,我综合了一下,现在有个初步的想法,跟大家先说一下。”房玄龄向来是办实事的人,不管怎么抱怨,反正事情都得办,因此也就没什么可多说的。 “咱们把辽东的封地置换一下,置换到北面。西线呢,以辽河上游的扶余为界,东线,则以鸭绿水上游的国内城为界,这两点成线做为一个界线。” “两城以南,是朝廷直隶的辽东道和朝鲜道。而在两城以北,到粟末水这些地方,则做为辽东诸侯们的封地置换地。” 地图上,房玄龄拿笔画出界线。 如果仅从地图上看,其实置换的封地,比原来还要大些。而且原来封地多是辽东山地,而现在置换的地方,却是松嫩平原啊。 当然,现在人不这么想,连房玄龄这个提出方案的宰相也没这样想。 辽东越往北越偏远也越寒冷,这么冷的地方根本不适合居住。 交通不理,生活艰难,中原人不适应,那里也只有那些室韦人、靺鞨人生活着,一些野蛮人。 “大家能接受吗?”有人再次问出这个问题。 辽东虽说山多,但起码距离辽西不远,尤其是如今辽南有港口,海运发达,从辽南到登州很近。特别是有辽河还能河运,河运联海运,相对的,还是不错的。 可扶余以北就不同了,冬天是真能冻死人啊。 “现在不是有棉花嘛,冬天穿棉袄棉鞋,猫冬不出门,过了冬就好。扶余以北那地方其实不错,地平坦,全是黑土,十分肥沃,水源也充足,种粮或者放牧都不错的。” “房相啊,那地方冬季可是十分漫长,九月就下雪,到来年三月,还没化雪呢,一年倒有小半年是冬天了。” 房玄龄无奈,“不管怎么说,有块封地总比没有的好。当初大家买这辽东封地的时候,其实也多是为那个爵位来的,有几个真想着以后能拿到这封地啊?现在不过是调换一下位置,不也还是在辽东吗。” 马周咳嗽一声。 “房相,辽南怎么办?换不换,怎么换?” 马周问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这也是置换封地最难办的一个问题。 别人家的封地还好说,就如房玄龄说的一样,大家当初买封地时更多是为了那个实封爵位去的,真拿到封地也没多少人想过。现在要置换,大家可能不高兴,但做做工作,也还是能成的。 但辽南不同啊。 李家当初自己打下来的,又经营了六年,现在这地已经成了一个繁华富庶的宝地,有几十万人口,一年的税收都不知道多少。既为朝廷创税,也为李家提供了大笔收入。 而且,这还是个源源不断的聚宝盆,是颗摇钱树,以后只会越来越繁华。 “辽南是文远的封地,文远还是比较识大体顾大局的,到时我们亲自去与文远劝说一下。朝廷也可以再给他其它一些补偿。总之,辽南必须得置换,辽南不换,这封地置换也就弄不下去了。”房玄龄道。 以大唐如今发达的航海技术,辽东和朝鲜两道虽远,但也只是陆路远。如果以海运联通,其实一点也不远,相反还很近。 从登州直航平壤,仅需三天时间。 从登州直航辽南旅顺,只需半天。到辽河口,也仅一天多点。 虽然海运也会受限于天气、风暴、季节等影响,但总的来说,如今的大唐,对这两块新得之地,可控性远比西域强的多。 通过河西走廊到西域,路远难行,来回一趟费时极久。各种物资等运输更是不便,可海运却是方便快捷的多。 大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辽东和朝鲜的。 汉京。 “皇帝的手信?”李超睁开眼睛,打开浏览。 看后沉默良久,然后轻笑一声,“皇帝还真是喜欢空手套白狼啊,算了,这次就让他如意吧。” 皇帝来信,跟李超谈起辽东之事,反正说了半天,就是希望李超能够主动的把辽南封地交还朝廷,朝廷呢,会在扶余北面给李超辽南封地两倍大的新封地给他,另外,李世民还打算把百济西南海上的儋罗大岛封给李超。 儋罗又名耽罗,也就是后世的济州岛。 儋罗岛现在就是一个岛国,上面有国王,有五部落。只不过还比较落后,夏天住在皮帐篷里,冬天住地坑里。耕田却不知用牛,但有铁齿耙土。 据说是有户口八千,也有弓刀等武器,不过没文字,服属于百济。前两年,也向大唐朝贡。 现在李世民很不要脸的把这个大岛给李超做封地了,至于岛上的原岛国人,当然也就成了李超的封户。 儋罗岛的位置在朝鲜半岛西南,也与日本西端接近。对于拥有很庞大海贸产业的李超来说,儋罗岛也还是很有价值的。当然,远不能跟辽南相比。 不过辽南也并不是李超完全掌握,因此换个封地,其实李超在辽南也只是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税收而已。对别人来说,那是每年一大笔钱,但对李超来说,钱不是问题。 皇帝出兵辽东开始,李超就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一旦朝廷灭了高句丽,哪怕是只夺回了辽东,肯定也不会让李超一直占据着辽南的,特别是皇帝还把登州设为了东都之后。 扶余北两倍的封地,加一座儋罗岛,这个交易李超不亏。 但李超还是打算借这个机会,再跟李世民谈谈。 或许可以借这次机会,让皇帝给封侯领主们再开放点权力。比如,领地护卫数量上限增加一些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