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监国摄政
金殿,早朝。 一大早,百官上朝,可今天的金殿上,御座依然空虚。皇帝又没有早朝,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带领百官向着那张空椅子行礼。 礼毕。 房杜准备返回衙门办公。 刘洎拦住了这两位宰相。 “房相,杜相。” 房玄龄拱了下手,“刘中丞何事?” 这些天,刘洎天天给皇帝上奏章,可皇帝就没回过一道奏章。他又天天去找中书门下宰相,可中书门下根本就是在糊弄。 一件在他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可却被糊弄了两个月。 他算看明白了,这个事情不能这么下去了。 “房相、杜相,陛下这么久时间也不早朝,不见百官,难道你们不应当做点什么?” 房玄龄笑笑,“陛下身体不适,正在调养之中。” 刘洎不肯让路。 “既然陛下要休养身体,那么如今中书门下诸相主持朝政,这朝政大事,都由你们决定,这事总没错吧。” “确实如此。”房玄龄点头。 “那相国打算什么时候废除李超乱政?” “乱政?何来乱政之说?”房玄龄一脸微笑着。 “天下舆论纷纷,都在说新政是乱政,难道还是足以说明?”刘洎寸步不让。 杜如晦在一边黑着脸,“上次的中书门下会议,也让你们列席了。这事情诸位宰相认真的讨论了,结果你也看到了,现在你还整天纠缠着不放,你想做什么?” 刘洎道,“我为民请命,行使御史之职责。那天的的会议,十位宰相五五开,也不是都支持李超乱政。” “中书门下有十一位宰相,既然现在是五五开,那就问李相吧。中书门下已经给李相送信,就此事询问李相的意见。” 刘洎大怒。 中书门下讨论废除李超新法,十位宰相表决是五对五,现在房玄龄居然说派人去问李超的意见。 李超确实是宰相没错,可去问要不要废除李超新法,这不是扯蛋吗? 还有比这更糊弄人的? “李超远在幽州,何况此事涉及到李超,他理应回避。这件事情,不用千里迢迢去河北问李超,直接问陛下就好。” “陛下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不得打扰。”长孙无忌出声。 金殿里,本来应当离去的百官,都停下了脚步,全都停了下来。 百官自动的就站到了两边。 李超走了,皇帝不朝,中书门下一直还在维持新法。新法确实触及了许多人的利益,朝中的官员们,也是受损的那群人之一。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可以不在意新政带来的损失,坚持支持新法,可更多的官员们来说,他们不愿意支持新法。 “今天这个事情必须得有个结果,不能一拖再拖。” 长孙无忌瞪着刘洎。 “你想要个什么结果?” “新法必须废除!” 长孙无忌冷笑,“好,那今天中书门下再议一次,再表决一次。” 刘洎又不傻,十一个宰相,一个在河北,剩下十个在朝。上次的会议结果已经很清楚了,五对五。 只要长孙无忌他们五个宰相不动摇立场,中书门下永远讨论不出结果来。 想通过中书门下这个正规渠道来废除新法,根本行不通。 现在他们只有一个办法能废除新法,那就是直接叩宫,让皇帝出来说法。只要皇帝一句话,那么自然就能打破现在中书门下宰相们的僵局,然后废除新法了。 “陛下身体不适,不能打扰?” “大唐的江山社稷都要乱了,李超新法乱政,难道这事情还不重要?陛下养病重要,但大唐的江山社稷更加重要。今天,我等就请几位宰相同叩宫门!” 御史们叩了不止一次宫门,但都没结果。 刘洎认为,还是动作太小了点。 只是一群御史去叩宫门,皇帝根本不重视。 今天,刘洎准备让房玄龄等所有宰相也一起去叩宫门,无论如何,都要请皇帝出来说句话,做个裁决。 房玄龄道,“不可能。” “房乔,你身为中书令,首相。可是你做了什么?你身为百官之首,却附和李超,毫无首相之节操。李超乱法害民,天下沸腾。你却还隔绝皇帝耳目,不让百官将这等实情禀报于皇帝。你,乱臣贼子,奸佞之臣!” 口水都喷到了房玄龄的脸上。 身为百官之首,朝中首相,被御史中丞这样喷,房玄龄也恼怒了。 正当他要发怒之时,王太监来了。 “陛下谕旨!” 百官一下子激动了。 快两个月了,他们没见到皇帝,也没有接到一份旨意。 现在,皇帝的谕旨终于出现了。 刘洎也很激动,他觉得自己终于成功了,让皇帝迫于压力无法再躲在宫中不出声了。 只要皇帝肯露面就好办,中书门下再怎么拖,可现在有了皇帝裁决,那这个事情都得有一个结果。 他不相信皇帝还敢顶着天下人的反对,继续支持新法。 “王内侍。”刘洎走上前,“谕旨是什么?” 王太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目光在诸大臣身上扫过,然后口颁圣谕。 “令太子监国,暂摄国政,中书门下宰相和枢密院枢密们共同辅佐太子。” 谕旨宣读完,金殿中一下子死寂,落针可闻。 谁都没有料到,会来这么一道谕旨。 本以为皇帝总算要出来了,结果却依然不出,反而是让太子摄政。 太子摄政。 刘洎感觉头上被泼了一桶冷水。 然后,他出离愤怒了。 皇帝还是在糊弄,太子,太子才几岁? 八岁的太子,能摄什么政? 他能处置什么军国大事?况且,太子可是李超的学生啊,李超跟太子的关系之好,天下谁人不知,李超还是太子的未来丈人呢。 让太子废除李超新政,这肯定不行。 “王太监,我们要见陛下!” 王内侍却只是笑着道,“陛下身体着实不适,现在要静养,不能打扰。大家放心,明天早朝,太子殿下将临朝摄政,到时有什么军国政务,都可以向太子殿下禀奏。” 说完,王太监往外走。 走了几步,他却又回头。 “哦,看咱家这个记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告诉大家,是好消息。” “河北捷报,赵国公刚刚在平州大破高句丽。以五千神机营,一万河北府兵,两万志愿兵,在濡河边,大败两万高句丽骑兵,斩首四千。” 这个消息一出。 金殿再次静寂无声。 李超这么快就已经到了平州?他不是应当还在路上吗,而且李超居然就击败了高句丽人,打了个这么大的胜仗? 还有,两万志愿兵,不是些民夫吗,这些人真的上战场了? 还是说,李超以一万河北府兵加上带去的五千神机营,就打败了两万高句丽骑兵,还斩首四千。 双方兵力差不多啊。 那李超损失了多少兵马? “李相一战斩敌四千,麾下伤亡不过千余。” 千余? 不少人还以为起码得损失四五千,甚至更多的。 众人还在惊讶之中。 枢密使卫国公李靖却已经拿着笏板重重的在手心里一拍。 “大善!” “赵国公了得!” 一群枢密院和南北衙里的高级将领,这个时候也终于可以说话了,刚才他们只能在一边看着御史中丞跟首相争执。 一群大将不甘寂寞的在那里谈论猜测着李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刘洎和房玄龄也谈不下去了。 刘洎还想谈,可长孙无忌已经冷冷的对他道:“明日早朝,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等明天在这里与殿下奏禀。” 说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马周等离开,魏征也从他身边擦身而过。 萧瑀和陈叔达几个宰相则愣在那里好一会,今天可不是刘洎个人的突然发难,而是他们一起策划好的行动,逼着房玄龄等几个宰相,与他们同去叩宫,要让皇帝露面。 可谁也料不到,皇帝会让太子监国摄政,依然不露面。 而李超这么快就传回一个大捷报,更是让大家措手不及。 皇宫。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马周、魏征、高士廉六个宰相,被皇帝召进了宫。 皇帝面色红润,比前段时间气色可是好的多,哪有半分病中的样子。 李世民坐在宰相们面前,身边是年轻的太子。 “从今日起,太子暂摄国政,以后就需要诸卿辅佐太子。” 房玄龄事先也不知道这个决定,他疑惑的望着皇帝。 “陛下?” “这事朕深思熟虑的,你们好好辅佐太子。” 太子坐在那里,人很小,可眼神却很稳重。 “房相、杜相,诸位相国,请辅佐孤。” 说着,太子起身向六位宰相躬身行礼。 房玄龄等连忙起身还礼。 重新落座。 ”诸位,孤打算在明日早朝之上,向百官征求对新政的看法意见,所有京官和地方官员,都可以上陈已见,诸相以为如何?“ 房玄龄惊讶的望向李世民。 “不用看朕,这是太子自己的想法。” 承乾笑道,“其实也不全是我自己的看法,我与老师一直有保持通信,我的这个想法,也是受老师的指点启发。” 房玄龄等宰相都不由的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又是李超,好像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他。 说不定皇帝让太子监国摄政这事,背后也与李超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