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新部落,新气象
“这一次你部损失颇重,死去的人,我会赐封他们为一等族人,其余人免除战俘身份,升为一等野人,你部的缺额,我会尽快给你补充完整,今后定加努力训练。”杨浩对浮说道。 浮闻言,顿时拜道:“浮替死去的兄弟,谢过首领。” 杨浩点点头,让浮起来,道:“你们对这个薛国有何了解?” 这些人曾经都是普通的奴隶,哪里听说过什么薛国,纷纷摇头表示不了解。 杨浩见此,也谈不上失望,正准备说些什么,这时原忽然说道:“首领,属下有一事禀报。” “哦!什么事?”杨浩有些诧异道。 “首领,这个薛国我虽然没听说过,不过,我之前常听人言,说那东夷诸部最是擅射,如果这些人确实是东夷人,首领可令其为我们制造弓箭,如此以来我族实力当可更进一步。” 原缓缓道。 杨浩闻言,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先在大齐部落一共只有两三把烂弓,对作战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真如原所说的那般,这对他来说可是意外之喜。 “此话当真。“杨浩连忙问道。 原点点头道:“我也是听人所说,是不是如此,属下也不敢确定。” 这时浮说道:“首领,我觉得这事应该是真的,我注意过他们的弓箭,的确比我们的要精良许多。” 听到浮的肯定,杨浩心情很是激动,来回踱着步子,良久之后道:“这些人要好生看管起来,不许走脱一个,但不要以战俘或者族人来对待他们,就当是我们的客人好了。” “首领,现在我族人数已经超过千人,我们的存粮最多能坚持两个月,种下去的粮食最快也需要入冬前才能收获,您看。。。” 趁着杨浩心情好,少炎将自己最担忧的事情说了出来。 杨浩沉吟片刻道:“此事不急,先不要对外声张,以免族人心思浮动,粮食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少炎闻言,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炼铜的事情怎么样了。”杨浩问道。 “卫已经开始准备了,不过我们这里没有那种石头,炼铜恐怕还是不成。”寅禀报到。 “修建炼铜炉子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你派些人手,让卫带着,在附近找找有没有铜,如果没有也不急,这事慢慢来。” “属下记下了。” “部落如今人数增长到千人,原有的驻地已经不适用,从今天开始,除士兵外,闲置的男子全都去扩建部落,女人抓紧时间编织渔网和采摘,所有人都不能闲着。” 杨浩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从这次会议之后,所有人都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了。 当然这种忙碌,不是和别的部落,被奴隶主用皮鞭抽着,喝骂着去干活。 和其余部落相比,大齐部落的管理制度看似严厉,其实对这些来说还是想当宽松的。 这里没有无缘无故的打骂杀戮,只要肯干活,一定就会有饭吃,即便是饭菜的味道并不怎么好。 能够填饱肚子,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原本杂草丛生的地方已经被清理了出来,在画出来的地基位置,插上了一根根木条,木条的范围之内就是大齐的新部落驻地。 由于部落的位置实在山上,因此这个可以称的上是小城的部落,看上去破有些怪异。 新部落的城防,是杨浩亲手规划的。 为了能够抵抗强大敌人的进攻,杨浩设计的城墙要比之前的高大许多,在砖头还不能量产之前,泥土和石块就是唯一的选择。 在杨浩的计划里,入冬之前城墙必须要建立起来,箭楼和瓮城,都参考了华夏古代经典的样式,只不过为了适应这里的地形,在设计上面,或多或少的做了些改变。 城墙现在还没有影子,只有一根根细小的木棍的矗立在哪里,看上去颇为的简陋,不过从范围上来看,如果修建成功,这里的规模绝对不会太小。 这地方是杨浩的老窝,只有把老窝修的坚固无比,才能谈什么开疆拓土的事情。 他十分认可明太祖的战略设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只有保证根据地稳固,才能谈得上未来。 薛国少君任仲,虽然被软禁了起来,但是心里对这个部落十分的不削。 不过这几天见到了部落井然有序劳作,任仲的心中不由的对这个部落产生了好奇。 在他的印象当中,像这等规模的部落虽然算不上小族,但和那些底蕴深厚的大族比起来,实在差的太远。 一个部落的首领,如果没有先人的口耳相传和从小的耳濡目染,想要将这样规模的部落管理成这样,肯定是不现实的。 最让他感到恐惧的是,这个部落居然没有奴隶,虽然有很多人也被驱赶着,但他肯定这些人绝对不是奴隶。 一个没有奴隶的部落,这几乎颠覆了他的认知,而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感觉到不安。 任仲只想快点离开这里,最好能逃到那些大部落去,凭他薛国少主的身份,那些大族最起码能给他应有的尊重,如果幸运,求来一些援兵,甚至还有复国的可能性。 但这个无耻的家伙,居然将自己软禁了起来,这让他心中焦急无比。 杨浩好像忘记了部落中还有任仲这么一个人,每天除了掌控工程的进度之外,就是抽出时间来,制作藤甲,可以说是无比的忙碌。 杨浩制作的藤甲已经完成了一半,可能是没有浸油的缘故,部分的藤条上已经出现了裂纹。 不过他并不在意,继续编制剩余的部分。 。。。。 阳城。 夏启端坐在王位之上,身旁美姬服侍,食案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肉,而脚下穿着的却是大齐部落出产的靴子。 “姞鞅,今月可有新履进献。” 夏启在美姬的服侍下,吃了一口水果,瞥了姞鞅一眼。 “回王上,那原氏所在遭受了洪水,那一带的部落无所幸免,这原氏小族,就算是逃过洪水,恐怕此时也存活不了几人,这新履恐怕也就断绝了。” 姞鞅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