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妃的逆袭九
郑观音带着众人在森林外围安营扎寨,森林的树木能够帮他们抵挡西伯利亚寒流。人多力量大,在冬天来临前,所有的房屋和火炕都已经修建好了,大家能够进到屋子里面猫冬了。森林里面的动物很多,众人猎到大量的皮毛制做成衣皮裤,配合着毛衣毛裤,也能够出门活动一二了。 当然跟着郑观音从中原来的人没有活动,因为太冷了,他们成天窝在火炕上不愿意动弹。活动的都是其他部落的奴隶们,他们生活的地方比中原更北方,更加耐寒一些。 牲畜们也被关进两个大房子里,房子修建了火墙,让它们成功活过了西伯利亚的冬季。 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郑观音让所有人行动起来造船,不需要多先进有精致,只要能够度过白令海峡就是了。白令海峡最短的距离只有八十多公里。 抢时间啊!为了不再过如上个冬季一样寒冷的日子,他们必须在夏季渡过白令海峡,在秋季结束前经过阿拉斯加州。 众人知道渡过大海后就能够到达新大陆,干活更加卖力,终于按照原定计划造好了大船,渡过了白令海峡。可是渡过了海峡后,他们还不能休息,更不能因为踏足了新大陆而激动,他们要赶紧继续旅程,在冬天来临前到达没有那么寒冷的地方。 又经过了半年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安定下来的地方。这里在现代是盐湖城,是郑观音特地选定的地方。这附近的山脉中生活着有印第安人,不过如今他们的人口还不多,加起来还没有郑观音这一行人的人数多。 郑观音一行如今有四万多人,最多的时候,总共有五万多人的,但一路上并不是安全的太平的,死在路上的人不少。在白令海峡渡海的时候,一艘船沉默,船上几百人一下子就沉入了海中,救都没有救起来。 等到郑观音宣布这就是安定下来的地方,许多人忍不住都哭了,不容易啊,三年的迁徙,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郑观音可没有时间哭,她还要安排人进行城市建设,安置所有人呢。 如今,队伍中再没有了奴隶,除了原本跟着郑观音从京城逃出来的贵族们,其他人都是平民。不管是汉人、回纥人、突厥人、高句丽人……郑观音统一给他们一个名字:华夏人! 先圈定了暂住区,郑观音拿出了城市规划的图纸,让钟离博带着一众人进行城市建设;让曹成计带着一批人进行农业种植,种子有从大唐带来的稻谷、小麦、黍米的种子,也有郑观音拿出来的土豆,工具让懂得木匠活儿的人现做,图纸也是郑观音提供的,比如今大唐的工具先进了许多倍,种类也多了许多。 三年过去了,李承道也长大了不少,这个年纪该做事了。郑观音将从大明朝时带来的造船图纸交给李承道,让他负责造船事宜。这些船可不是渡白令海峡时那些粗制滥造的船,这些船可是说是古代造船技术最巅峰的成果,能够长时间在海中航行的。郑观音等着这些船造好以后就派船队返回大唐,带更多的大唐人来美洲生活。美洲的人还是太少了啊。 当然,组建船队必然少不了海军。郑观音从李瑗的手下中提拔了一个叫做尹振海的人为海军统领,授权他建立海军。这尹振海从小在海边长大,不但水性好,对大海也有很大程度的了解。 所有人都热火朝天地工作着,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一个城市的雏形初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开荒的田地中,片片绿色连绵起伏,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惊动了山中所住的印第安人。他们在众人到达时就在暗中观察新来的人了。发现这些人跟他们长得没有什么不同后,印第安人们都略微放了心,不再那么害怕。他们好奇地看着众人造房子、耕田种地……他们非常羡慕众人身上的衣服、手中的工具与武器……城市和农田的出现让他们又吃惊又羡慕,这样的房子,他们也想要住,这样的庄稼,他们也想要种出来…… “你说山上的土著主动跟我们接触?”郑观音惊讶地问钟离博,她以为印第安人对外来者防心慎重,不会轻易与他们接触呢。像西方人来到新大陆的时候,印第安人对他们可不友善,也不轻易与他们接触。 钟离博道:“是,他们看到我们建造的房子和农田中庄稼的长势,想要跟我们学习如何造房子如何种庄稼。” 郑观音更惊讶:“你们交流没有困难?” “还是有的。”钟离博道,“不过他们是殷商后裔,说的话与我们还是有些相似的地方,再加上用双手比划,便也弄清楚了他们的意思。” 是了,部分印第安人也是从华夏地界过去的,几千年的时间,文字发展天翻地覆,但语言的改变是缓慢的。 “印第安土著并非全部都是殷商后裔。”郑观音道,“他们有许多就是这个大陆土生土长的居民又或者是数万多年前从我们那里来到新大陆的后裔。” 郑观音想到了玛雅文化,玛雅人也属于印第安人,但不是殷商后裔。 “把他们带进来,我见见他们。”郑观音吩咐。 钟离博出去后不久,带了两个印第安人进来。他们的肤色比钟离博等人深一个度,身上裹着兽皮,头顶插着羽毛,与郑观音在应是图像中看到的印第安人并不太相似,只是大致上相同罢了。 郑观音开口问话,她说得很缓慢,一字一句,两个印第安人凝神听着,先是茫然接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虎!” “山!” 两个印第安人分别指着自己的鼻子发出声音。 郑观音明白了,“虎”和“山”就是这两个人的名字。 两个印第安人对于新来者的头领是女人一事,完全没有惊讶,因为现在的印第安人还处于母系氏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