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6章 无功而返
牵弘返回到广武之后,便立刻出发,沿着邓艾给他提供的地图,一路从阴平小道行进,直奔江油而去。 阴平小道虽然称之为小道,但多年以来根本就无人通行,路只有人走的多了,才能称之为路,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来都人迹罕至的地方,很难再称之为路了,就算堪堪能走,也是荆棘遍野,只有开路的部队劈荆斩棘,凿山开路,遇水架桥,后续的部队才能勉强得以通行。 牵弘也没有想到这条路竟然会是如此地艰辛,虽然费尽了力气,每日依旧只能是向前推进不过二三十里,连行了十余日,还没有走过一半的路程,而魏军士兵已然是累得跟狗一般了,气喘如牛,疲惫不堪。 倒不是说魏军的身体素质不行,而是说阴平小道的环境太过于艰苦了,他们翻山越岭,走着一条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的路。 尽管如此,牵弘依然没有丧失前进的信念,自然环境虽是残酷,但依然无法挡得住魏军的壮志雄心,他们在这条险峻的山路上蹒跚而行,步履艰辛但却又是无比的坚定, 但就快要抵达摩天岭时候,前方探路的斥侯兵突然地传回一个噩耗般的消息,在摩天岭的下面的要道之上,驻扎着一支蜀军的军队,看规模,不少于两千人。 牵弘当时脑袋轰地一下就炸了,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最为担心的事,一路之上寂静无人,牵弘本以为此行会很顺利,但没想到到了摩天岭,意外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此时的魏军,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进退维谷。 牵弘很不甘心,亲自赶到了摩天岭上。 上山的路倒是一点也不难,甚至可以说用很轻松来形容,但到了摩天岭的顶峰,向下望去,牵弘不禁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分明就是一处断崖,哪里还有路? 摩天岭的南面,就如同是刀劈斧凿一般,生生将摩天岭的山峰给砍去了一半,那悬崖几乎是笔直的,而且相当的高,至少也有数百丈的高度,从山顶上望着下去,山下的人影就如同是一只只的蚂蚁一般,都只是一个个的小黑点。 魏军想要下山,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绳索进行垂降,事实上,陷阵营在此前都是做好了准备的,胳膊一般粗细的麻绳都准备了几十条,每条长约数百丈,正常情况下,将魏兵逐一垂吊下去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但这完全是建立在山下没有蜀军驻守的情况下才可能完成的,而现在摩天岭的下面,驻扎着两千蜀军,这就完全断绝了魏军垂降的想法。 别说是底下有两千的蜀兵了,就算只有一两百人,也能在山下守株待兔,来一个砍一个,来两个砍一双,甭管魏军吊下去多少人,全是白送人头的。 往下垂吊的魏兵在落地之前,是完全没有任何战斗力的,不管蜀军用弓箭还是刀枪,魏兵都是一个个的活靶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而山顶上的魏军也无法伸以援手,进行掩护,毕竟距离太远了,弓箭倒是能够射下去,但距离太远了,会受到山风的影响,准头根本就没法保证。 一支箭从山顶上射下去,最终会落到哪儿,全凭天意,根本就不是弓箭手能决定的。 蜀军的营寨,就扎在摩天岭的山崖下面,距离笔直山崖只有几百步的距离,而且牵弘可以清楚地看到,蜀军在营地的周围,布满了岗哨,日夜轮换,时时刻刻紧盯着,魏军也根本没有趁夜里发起偷袭的机会。 这个营地,就是诸葛亮曾经派兵驻守时的营地,虽然早已经是残破不堪,只剩下些许痕迹了,但胡烈赶到摩天岭之下时,一眼同样相中了这个地方。 只要蜀军扼守于此,就算魏军来上十万大军,也不可能从这儿杀得过去,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年诸葛亮派五百士兵驻守在这里,就可以轻易地挡住来犯之敌了,所以司马伦派胡烈率两千人到此驻守,完全是绰绰有余的。 尽管牵弘很不甘心,都走到这里了,难道真得要无功而返吗?牵弘很想尝试着偷袭一下,不过理智最终还是战胜了冲动,看蜀军严密的防守,不管魏军下去多少人,都是去送人头啊。 此刻牵弘忆起邓艾之言,如果蜀军在摩天岭驻守有军队,切不可盲目进攻,白白牺牲,牵弘考虑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毕竟做为一个领军者,牵弘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情况,去让魏军士兵白白地送死。 事到如今,牵弘也只有返回剑阁向邓艾复命了,阴平小道进击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 回程的路,自然是要比来时好走的多了,魏军的速度也快了许多,尽管陷阵营这一次并没有打败仗,甚至都没有和蜀军有过接触,但回程途中,他们却如同是打了败仗一般,个个垂头丧气,和来时完全是两种精神状态,有如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牵弘返回到了广武,又沿着景谷道,前往了剑阁,见到了邓艾之后,具述详情。 邓艾听罢,亦是沉默不语,半响方道:“司马伦确实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啊!” 原本邓艾的这个计划,堪称完美,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么邓艾也必将建不世之奇功。 但遗憾的是,这次邓艾遇到的是司马伦这个对手,虽然司马伦尚年轻,但其心思慎密,思虑周全,却是一般的将领所不能企及的,他的战略眼光,已经超越了姜维等蜀中大将,难怪曹亮会将他视为大敌,此子果然有不凡之处啊! 偷渡阴平的计划失败之后,邓艾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沮丧情绪,他一面加紧部置兵力,准备从正面对剑阁发起进攻,另一面写好奏章,派快马飞报给远在西陵的曹亮。 邓艾将此前的所有情况都原原本本地写在了奏章之中,下一步如何行动,还需要曹亮的明示。